伴随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医疗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创新应用能够赋能管理端、临床端和患者端,打破传统模式,带来颠覆性变革,有效提升中国医疗体系的韧性。
2018-2022年,中国手术机器人总体市场规模从10.7亿元增至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0%。未来,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预计在2026年和2030年将达到224.5亿人民币和708.5亿元人民币,2026-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3.3%。
在高精尖的医疗领域,协作机器人行业起步虽晚,近年来却以惊人的速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通过“从局部到整体,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步融入医疗与生命科学的各类场景。这一趋势重构了传统医疗的架构与应用模式,为更广泛的医疗场景带来了“机器人+”的创新机遇。
这次艾利特机器人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案例,是某医疗领域自动化客户使用艾利特机器人,联合专家组研发的全球首款主动排石的仪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机,目前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带领中国排石进入"无创智能时代"!
■ 保守排石(药物+运动+多喝水):效果慢,排石率低;
|
■ 手术碎石(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手术):有创、恢复期长;
|
■ 设备操作难度大、针对复杂病况处理能力不足、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
|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机,是机器人结合振动波的离心振动原理,游离、驱动结石排出体外,长期应用于临床,尤其针对术后结石残留难以排出这一国际性难题,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实现"碎石-排石一体化",让患者告别漫长等待,主动、快速、无创排出结石!

融合AI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独特物理波源技术与电动液压调控系统,实现精准自动化操控机械臂与床体360°全方位姿态复合运动,使振动波源与床体快速调整至最排石姿态,降低设备操作难度,使专业医生快速上手操作。
纯物理疗法,确保脏器无损伤,具有排石迅速、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每次治疗仅需6-12分钟,肾、输尿管结石等碎石后残余结石通常两至三次即可排出体外,排石率可达80%以上,缩短了排石期,减少了镇痛药用量,且有助于提高结石标本收集率,通过对结石进行成分分析,更科学的制定结石防治方案,降低结石复发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石快速清除结石所致的急性肾绞痛缓解;
|
|
|
选择本质是医疗场景的终极适配,当其他机器人仍在解决"能否使用",艾利特机器人已经在优化"如何用得更好":
■ 1. 更安全可靠
艾利特机器人具备柔性力控和实时碰撞检测功能,无需额外防护装置,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
■ 2. 更小巧轻量
轻量化设计,高负载自重比,更适合医疗振动排石的动态负载需求,和集成于多种移动医疗设备;
|
■ 3. 部署更灵活
机器人编程简单,支持拖拽示教和快速标定,360°旋转,力量均匀精准无死角,可灵活适应多种患者体位调整。
|
■ 4. 更精准定位
艾利特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2mm,满足医疗设备毫米级定位需求。
|
■ 5. 更高负载
3~30kg宽负载矩阵,机器人能稳定驱动高频震动机构,长时间高频运行不易过热。
|
■ 6. 更高性价比
机器人模块化设计,维护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白色医疗本体免定制,消毒兼容性提升50%。
|
■ 7. 更开放接口
接口更开放,便于集成或定制化振动算法,生态扩展性更强。
|
科技的温度,在于将痛苦的治疗化作温柔的治愈。当精密机器人遇见现代医学,无创排石技术正从科幻走向临床——没有冰冷的手术台,只有精准的毫米级操作。
在生命健康的新赛道上,艾利特机器人将持续以柔性机器人技术,为医疗智慧化注入"人性化"基因,深度感知医疗行业各类场景化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突破传统治疗边界,构建智慧医疗生态,助力医院实现精准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