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巨头智能化转型:家居行业协作机器人如何让码垛效率飙升 600%?

jiasou 19 2025-04-29 11:02:07 编辑

一、照明行业智能化浪潮:从 “人工堆垛” 到 “机器人作业” 的必然选择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以年复合增长率 22% 的速度爆发(2023 年市场规模达 6500 亿元),国内某灯具龙头企业面临双重挑战:
  • 产能激增:年灯具产量突破 8000 万件,传统人工码垛每日仅能处理 1200 箱,线尾堆积率达 30%
  • 人力困境:码垛工位工人日均搬运超 2 吨货物,腰肌劳损等工伤率较其他岗位高 4 倍

 

在 “机器换人” 的刚需下,企业引入艾利特 CS625 协作机器人,用柔性自动化方案破解 “最后一公里” 的效率瓶颈。

二、三大核心痛点:传统人工码垛为何难扛重任?

  1. 效率天花板明显
    • 单工人 8 小时最大码垛量:150 箱(含休息、疲劳间隔)
    • 订单旺季需临时扩招 30% 人力,培训周期长达 2 周
  2. 质量稳定性差
    • 人工堆垛倾斜率达 5%,导致仓储货架承重不均,年货物损耗超 200 万元
    • 夜间作业视觉疲劳,错层码垛引发的后续分拣错误率提升 18%
  3. 安全风险突出
    • 搬运过程中纸箱滑落砸伤事故,占工厂安全事故的 27%
    • 长期负重作业导致 60% 工龄 3 年以上工人患有腰椎疾病

三、艾利特解决方案:25kg 负载 “大块头” 如何实现 “精细活”?

针对灯具成品(单箱最重 18kg,尺寸 300×500×400mm)的码垛需求,艾利特打造 “硬件 + 软件 + 工艺包” 三位一体方案:
▎核心硬件:CS625 协作机器人三大必杀技
  • 力量与灵活并存
    ✅ 25kg 超大负载,1500mm 超长臂展,轻松覆盖 3 层货架码垛范围
    ✅ 自重仅 58kg,为同负载工业机器人的 1/3,无需额外地基加固
    ✅ 3.3m/s 最大运行速度,较国外竞品快 5%,较国产传统机型快 35%
  • 即插即用设计
    🔌 工具 I/O 支持 5A/120W 对外供电,直接驱动真空吸盘、夹爪等末端执行器
    📐 机身 IP54 防护等级,适应灯具车间常见的粉尘、湿气环境
▎专属工艺包:5 大创新功能重构码垛逻辑
  1. 可视化智能排样
    • 内置 12 种标准垛型模板,支持异形纸箱(如圆形、梯形包装)一键生成排样
    • 传统人工编程需 2 小时,现在通过图形化界面 5 分钟完成参数设置
  2. 动态位姿修正
    • 集成视觉系统实时扫描,单个纸箱位置偏移 ±5mm 时自动调整抓取角度
    • 解决传送带定位偏差、纸箱折叠不规整等行业共性问题
  3. 断点续传技术
    • 突发断电后,重新上电可精准恢复至第 N 层第 M 箱的码垛进度
    • 避免传统机器人因断电导致的整垛返工,每年节省物料损耗超 50 万元
  4. 多安全等级防护
    • 接触力检测:3N 微力触发停机(传统工业机器人需 10N 以上),人机协同无需安全围栏
    • 区域扫描:靠近作业区时自动降速至 1.2m/s,保障人员临时介入安全
  5. 数据化任务管理
    • 实时监控码垛速度、层数、良品率,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 MES 系统
    • 历史作业数据可追溯,为产能调度提供精准依据

四、实战数据:从 “人力密集” 到 “智能标杆” 的蜕变

项目落地 6 个月后,灯具企业实现全维度效率跃升:
 
核心指标 人工模式 艾利特方案 提升幅度
单工位日码垛量 1200 箱 8400 箱 700%
线尾货物堆积率 30% <5% 降低 83%
人工成本年节省 280 万元 替代 6 个全职岗位
堆垛良品率 92% 99.2% 提升 7.2%
换产部署时间 2-3 个月 10 分钟 98.3% 缩减

 

典型场景案例:在圣诞灯串的季节性生产中,企业过去需提前 2 个月储备临时工,现在通过艾利特机器人的 “柔性码垛”,3 天内完成产线切换,旺季产能提升 40%,而人力成本反降 65%。

五、从照明到全行业:艾利垛方案的 “复制基因”

凭借 “轻量化、高适配、易部署” 的特性,该方案已成功复制到 8 大行业:
  • 食品饮料:解决瓶装水(单箱 12kg)、奶粉罐(异形包装)的高速码垛,速度达 18 箱 / 分钟
  • 快递物流:应对包裹尺寸无规律(100×100mm-600×800mm)的混码场景,分拣准确率 99.5%
  • 新能源:锂电池包装箱(带防静电要求)的精密堆垛,层间距误差控制在 ±2mm
某医药企业使用后反馈:“艾利特机器人让我们省去了传统机器人的围栏改造费用,仅 3 个月就收回设备成本,这在医药洁净车间的自动化改造中非常罕见。”

六、协作机器人 VS 传统码垛机:为什么柔性生产更需要 “轻资产”?

在智能化改造的抉择中,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展现出碾压级优势:
  1. 成本优势
    • 初期投资:较传统码垛机低 40%(无需定制化轨道、围栏)
    • 运维成本:无齿轮箱等易损件,年度维护费用仅为传统设备的 1/5
  2. 空间效率
    • 占地面积:0.8㎡(传统设备需 4㎡以上),适合老旧厂房产线升级
    • 部署高度:无需天花板吊装,地面支架即可完成 3.5m 高度码垛
  3. 灵活性壁垒
    • 支持 30 + 种垛型自由切换,无需人工修改程序
    • 兼容纸箱、塑料筐、金属托盘等多种承载形式

结语:当 “灯具制造” 遇见 “柔性智能”

从 “汗水工厂” 到 “智慧车间” 的转型中,艾利特协作机器人不仅解决了灯具企业的码垛难题,更树立了 “轻资产自动化” 的行业标杆。随着智能照明渗透率突破 40%(2024 年预测数据),这种 “高性价比、快部署、易扩展” 的方案,正成为传统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的 “最优解”。
上一篇: 在AGV机器人品牌的助力下,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协作机器人?
下一篇: 智能化AGV如何引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