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家居市场以年复合增长率 22% 的速度爆发(2023 年市场规模达 6500 亿元),国内某灯具龙头企业面临双重挑战:
- 产能激增:年灯具产量突破 8000 万件,传统人工码垛每日仅能处理 1200 箱,线尾堆积率达 30%
- 人力困境:码垛工位工人日均搬运超 2 吨货物,腰肌劳损等工伤率较其他岗位高 4 倍
在 “机器换人” 的刚需下,企业引入艾利特 CS625
协作机器人,用柔性自动化方案破解 “最后一公里” 的效率瓶颈。
- 效率天花板明显
- 单工人 8 小时最大码垛量:150 箱(含休息、疲劳间隔)
- 订单旺季需临时扩招 30% 人力,培训周期长达 2 周
- 质量稳定性差
- 人工堆垛倾斜率达 5%,导致仓储货架承重不均,年货物损耗超 200 万元
- 夜间作业视觉疲劳,错层码垛引发的后续分拣错误率提升 18%
- 安全风险突出
- 搬运过程中纸箱滑落砸伤事故,占工厂安全事故的 27%
- 长期负重作业导致 60% 工龄 3 年以上工人患有腰椎疾病
针对灯具成品(单箱最重 18kg,尺寸 300×500×400mm)的码垛需求,艾利特打造 “硬件 + 软件 + 工艺包” 三位一体方案:
-
可视化智能排样
- 内置 12 种标准垛型模板,支持异形纸箱(如圆形、梯形包装)一键生成排样
- 传统人工编程需 2 小时,现在通过图形化界面 5 分钟完成参数设置
-
动态位姿修正
- 集成视觉系统实时扫描,单个纸箱位置偏移 ±5mm 时自动调整抓取角度
- 解决传送带定位偏差、纸箱折叠不规整等行业共性问题
-
断点续传技术
- 突发断电后,重新上电可精准恢复至第 N 层第 M 箱的码垛进度
- 避免传统机器人因断电导致的整垛返工,每年节省物料损耗超 50 万元
-
多安全等级防护
- 接触力检测:3N 微力触发停机(传统工业机器人需 10N 以上),人机协同无需安全围栏
- 区域扫描:靠近作业区时自动降速至 1.2m/s,保障人员临时介入安全
-
数据化任务管理
- 实时监控码垛速度、层数、良品率,异常数据自动推送至 MES 系统
- 历史作业数据可追溯,为产能调度提供精准依据
项目落地 6 个月后,灯具企业实现全维度效率跃升:
核心指标 |
人工模式 |
艾利特方案 |
提升幅度 |
单工位日码垛量 |
1200 箱 |
8400 箱 |
700% |
线尾货物堆积率 |
30% |
<5% |
降低 83% |
人工成本年节省 |
— |
280 万元 |
替代 6 个全职岗位 |
堆垛良品率 |
92% |
99.2% |
提升 7.2% |
换产部署时间 |
2-3 个月 |
10 分钟 |
98.3% 缩减 |

典型场景案例:在圣诞灯串的季节性生产中,企业过去需提前 2 个月储备临时工,现在通过艾利特机器人的 “柔性码垛”,3 天内完成产线切换,旺季产能提升 40%,而人力成本反降 65%。
凭借 “轻量化、高适配、易部署” 的特性,该方案已成功复制到 8 大行业:
- 食品饮料:解决瓶装水(单箱 12kg)、奶粉罐(异形包装)的高速码垛,速度达 18 箱 / 分钟
- 快递物流:应对包裹尺寸无规律(100×100mm-600×800mm)的混码场景,分拣准确率 99.5%
- 新能源:锂电池包装箱(带防静电要求)的精密堆垛,层间距误差控制在 ±2mm
某医药企业使用后反馈:“艾利特机器人让我们省去了传统机器人的围栏改造费用,仅 3 个月就收回设备成本,这在医药洁净车间的自动化改造中非常罕见。”
在智能化改造的抉择中,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展现出碾压级优势:
-
成本优势
- 初期投资:较传统码垛机低 40%(无需定制化轨道、围栏)
- 运维成本:无齿轮箱等易损件,年度维护费用仅为传统设备的 1/5
-
空间效率
- 占地面积:0.8㎡(传统设备需 4㎡以上),适合老旧厂房产线升级
- 部署高度:无需天花板吊装,地面支架即可完成 3.5m 高度码垛
-
灵活性壁垒
- 支持 30 + 种垛型自由切换,无需人工修改程序
- 兼容纸箱、塑料筐、金属托盘等多种承载形式
从 “汗水工厂” 到 “智慧车间” 的转型中,艾利特协作机器人不仅解决了灯具企业的码垛难题,更树立了 “轻资产自动化” 的行业标杆。随着智能照明渗透率突破 40%(2024 年预测数据),这种 “高性价比、快部署、易扩展” 的方案,正成为传统制造业迈向智能化的 “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