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5 月 9-11 日举办的郑州工博会上,国际
协作机器人领军企业艾利特机器人携四大智能工作站解决方案重磅亮相,集中展示其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场景化应用能力。作为推动 “中国智造” 升级的重要参与者,艾利特以 “模块化、免编程、高适配” 为核心亮点,为汽车、3C 电子、食品饮料、航空航天等行业带来降本增效的智能化转型新路径。
- 技术落地标杆:展示从硬件研发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创新成果
- 场景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痛点提供定制化智能工作站
- 生态合作平台:与 500 + 参展企业深度交流,共探工业自动化新趋势
艾利特此次展出的四大核心产品矩阵,均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与硬件系统,通过 “技术创新 + 场景适配” 双轮驱动,破解传统工业自动化部署周期长、编程难度高、柔性不足等难题。
针对仓储物流与生产线末端的码垛需求,CP 系列工作站打破传统设备的固定模式,通过模块化设计 + 向导式操作实现高效生产:
- 灵活适配:支持纸箱、塑料箱、托盘等 10 + 物料类型,堆放高度可调节范围达 200-2000mm
- 免编程部署:可视化流程配置界面,操作人员通过拖拽式操作即可完成工艺设定,首次部署时间 < 1 小时,换产时间缩短 70%
- 智能监控:集成 3D 可视化系统,实时追踪码垛轨迹,异常状态自动预警,确保每小时处理 1200 + 件的稳定产能
某食品饮料企业现场实测数据显示,相比传统码垛设备,CP 系列工作站人力成本降低 40%,订单响应速度提升 60%,尤其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场景。
针对汽车零部件、钢结构等行业的焊接需求,艾利特自研Cockpit 焊接套件 + 智能工艺包,实现从 “人工示教” 到 “智能编程” 的跨越式升级:
- 10 倍定位效率:搭载视觉引导系统,自动识别工件位置,替代传统手动示教的繁琐流程
- 焊道自动生成:基于 AI 算法分析焊缝轨迹,支持直角焊、圆弧焊等 20 + 焊接类型,良率提升至 99.2%
- 智能寻位补偿:实时校准工件偏差,适应 ±2mm 的定位误差,解决复杂工件的焊接一致性难题
在现场演示中,该工作站完成一套汽车底盘支架焊接仅需 8 分钟,较传统设备节省 15 分钟,成为焊接自动化改造的首选方案。
融合
麦克纳姆轮 AGV+6 轴协作机器人 + 高精度视觉系统,打造全自主移动的上下料解决方案:
- 全向移动:±0.5mm 定位精度的 AGV 底盘,支持 360° 任意角度移动,适应狭窄产线环境
- 智能路径规划:搭载 SLAM 导航系统,实时规避障碍物,实现设备间的高效物料流转
- 快速对接:视觉引导下的自动上下料,单工位节拍时间 < 15 秒,兼容 CNC 机床、注塑机等 30 + 设备类型
某 3C 电子厂商现场反馈,该工作站使产线物料周转效率提升 50%,设备利用率从 65% 提升至 85%,有效解决了多设备协同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
针对五金件、注塑件等无序堆放物料,集成AI 深度学习算法 +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 99.8% 的超高抓取成功率:
- 动态识别:每秒处理 200 帧的 3D 视觉系统,精准定位反光、重叠物料的空间坐标
- 智能避障:基于碰撞检测的路径规划,避免吸盘与工件的刚性碰撞,保护精密部件
- 柔性适配:支持真空吸盘、夹爪等 5 + 末端执行器,兼容 10-500mm 尺寸的不规则物料
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分拣场景演示中,该工作站成功抓取表面曲率复杂的钛合金零件,填补了传统
机械臂在精密物料处理领域的空白。
艾利特的创新产品矩阵背后,是三大核心技术体系的深度支撑,确保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图形化编程界面、拖拽式工艺配置、自动参数优化三大功能,实现 “零代码” 操作,使普通工人 30 分钟即可掌握设备调试,打破传统
工业机器人依赖专业工程师的瓶颈。
从硬件结构(关节模块、末端执行器)到软件系统(功能插件、工艺包)的全模块化架构,支持 72 小时内完成定制化方案开发,满足客户 “小批量多品种” 的生产需求。
通过设备联网采集的 10 万 + 小时运行数据,构建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实现设备效率提升 5%-10%、能耗降低 15% 的持续迭代,打造 “会学习” 的智能机器人。
随着工业智能化渗透率的提升,艾利特机器人的技术优势正转化为显著的市场竞争力:
应用领域 |
核心场景 |
客户价值 |
汽车制造 |
底盘焊接、发动机装配 |
良率提升 12%,人工成本降低 35% |
3C 电子 |
精密部件上下料、检测 |
换线时间 < 10 分钟,产能提升 20% |
食品饮料 |
礼盒码垛、分拣包装 |
卫生等级达标,效率提升 40% |
航空航天 |
钛合金部件精密加工 |
精度控制 ±0.02mm,良率 99.5% |
郑州工博会现场,艾利特展位吸引超过 200 家制造业企业、30 家系统集成商及 50 家科研机构驻足交流,现场达成 32 项意向合作,涵盖河南本地汽车厂商、长三角 3C 电子企业及西北航空航天客户。某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表示:“艾利特的焊接工作站完美解决了我们多车型共线生产的难题,计划在 Q3 导入 10 条产线。”
依托郑州工博会的区位优势,艾利特同步启动中部地区战略布局,计划 2025 年底前在郑州建立本地化研发中心与备件库,辐射河南、湖北、陕西等工业重镇,预计 3 年内实现华中地区市场占有率突破 20%。
郑州工博会的亮眼表现,仅是艾利特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作为国际
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技术领航者,艾利特始终以 “让自动化更简单” 为使命,通过持续突破技术边界,为全球制造业提供 “高性价比、高适配性、高智能化” 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传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还是新建工厂的自动化规划,艾利特机器人都能以场景化创新为支点,助力企业在工业 4.0 浪潮中率先突围。未来已来,选择艾利特,就是选择工业智能化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