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区别是什么?
2023-11-29
在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其中,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那么,协作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就结合艾利特机器人,一起来详细分析一下。
1.设计理念的不同
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自动化生产。它们通常被部署在大型生产线和重型工业领域,如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和家具制造等。这些机器人往往具备高速度、高精度和高负载能力,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相比之下,协作机器人则更加注重与人类工人的协同工作。艾利特机器人推出的CS系列协作机器人,正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它们被设计用来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无需围栏保护,可直接与人交互协作,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生产。艾利特机器人不仅具备视觉感知、力感知等先进功能,还采用了双安全通道设计,具有灵敏的碰撞检测功能,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迅速停止工作,保护人类安全。
2.功能与性能的差异
工业机器人在功能上主要侧重于执行重复性、高精度的工作任务。它们通常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来执行任务,操作相对独立,不需要与人类进行太多的交互。而协作机器人则更加注重与人类的交互和协调。艾利特CS系列协作机器人可以通过搭载视觉传感器、力控传感器等,识别人类的手势、语音等进行操作,使得与机器的交互更加自然和便捷。
在性能方面,协作机器人则更注重安全性和灵活性。艾利特CS系列机器人采用了轻量化、高性能无框电机及优化的伺服驱动散热设计,确保在长时间、大负载工作下仍能保持稳定的输出性能。同时,它们还具备高度敏感的传感器和先进的安全系统,能够及时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人类的安全。
3.人机协调的优越性
人机协调是协作机器人的一大亮点。艾利特CS系列协作机器人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碰撞检测功能,配合安全参数设置,无需额外安全设备就能保护人与机器人不受伤害。这种设计使得协作机器人能够在与人类共同工作的环境中安全、高效地执行任务。
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在人机协调方面更具优势。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编程和操作,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上手。这使得协作机器人在中小企业和柔性制造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4.应用场景的多样性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大型生产线和重型工业领域。而协作机器人则更多地出现在与人类共同工作的环境中,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3C电子、生物医药、医疗、仓储物流、新零售等领域。艾利特CS系列协作机器人凭借其高安全性、高灵活性和易用性,在机床上下料、组装装配、码垛、喷涂、螺丝锁付、分拣等多个场景应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协作机器人的高精度和自动化操作等优势为医疗健康领域赋予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艾利特机器人目前在各大行业领域研发的螺丝锁付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器人、机床上下料机器人、检测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已经实现了多种作业的柔性化、自动化,为千行百业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在设计、功能、人机协调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工业机器人以其高效率和高精度在大型生产线和重型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协作机器人则以其高安全性、高灵活性和易用性在柔性制造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您可能感兴趣
-
业内首家!艾利特机器人通过MTBF 10万小时认证,协作机器人可靠性攀顶新台阶!
艾利特机器人的产品可靠性之路再攀高峰,顺利通过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以下简称上电科)“MTBF 100000小时测评”认证,完成协作机器人业界最高等级的可靠性测试,实现协作机器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重大突破!
2023/12/20
-
再上榜!艾利特入选《2024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
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了临床试验、试管检测、拭子采集、试管搬运、荧光检测、康复治疗、超声扫查、导诊、消毒、微创治疗、针灸刮痧等,面对需要保障准确性的工作中时,机器人比人工更高效、更精准、更稳定,从而提升数据质量、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024/11/21
-
又巧又强,航空航天制造工业智能机器人含量飙升!
本届航展在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上出现显著变化和进步,工业智能机器人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度化趋势,从硬件到软件,一场“机器人+”的风暴,正席卷航空航天产业各个环节。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