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浪潮中,
艾利特机器人在3C电子领域场景应用丰富,涉及装配、上下料、检测等全工艺应用场景,覆盖精密电子产品的仓储、生产、检测、物流全过程。
凭借全场景机器人解决方案,
艾利特深度融入中国台湾省电子制造产业链,成功助力多家知名3C电子企业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助力构建新一代智慧工厂。
01转型痛点
机器人破局之道
中国台湾省作为3C电子产业链的重要基地,以半导体、消费电子、精密组件闻名。然而,行业当前面临多重压力,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人力困境:
台湾省电子制造业人力缺口达23%,关键岗位薪资年增8%-12%,且自动化水平发展相对落后,劳动力短缺和薪资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转型需求迫切。
柔性生产需求:
80%企业面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至6-8个月,换线频率提升300%,产品多样化需求增加,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快速换产需求。
工艺复杂度:
不断迭代的产品对生产工艺的通用性、精度要求和可靠性都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许多非标产品和复杂工艺流程连人工都难以企及,因此制造方式必须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
人工效率低:
内存条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其生产过程中的外观检测、功能测试及分拣摆放环节对精准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传统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因疲劳导致误检或损坏,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
国际竞争加剧:
订单需求波动,需通过智能化升级维持技术领先性和供应链地位。因此实现高精度、高柔性的自动化生产,成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02标杆案例
助力上市大厂智能升级
CNC上下料
“1对2”轻松应对
客户痛点:
■ 客户对部署产品空间占用要求严苛 |
■ 小批量/多品种换线换产快 |
■ 工厂自动化团队较弱,希望简化编程 |
■ 希望能实现内存条的自动上料、定位、检测、分类及码放 |
■ 高精度柔性抓取:艾利特CS66协作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2mm,在抓取、插入工件过程中,可自适应调整机器人位姿控制,大大降低对弓箭位置一致性的要求。配合自适应夹爪,可稳定抓取不同规格的内存条,避免表面损伤,确保产品良率。 |
■ 智能视觉检测:机器人可一次性取一排工件放置于CNC,“1对2”灵活穿梭于2台CNC取放料,进行24小时进行高精度取放作业,保障生产连续性、质量一致性,大幅提升工件搬运效率与质量。 |
方案成效
表格 还在加载中,请等待加载完成后再尝试复制
自动检测
效率翻倍,成本减半!
03智造新纪元
赋能3C智能化升级
艾利特机器人凭借在3C电子、半导体等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创新,目前正通过"技术-场景-生态"三维赋能,助力中国台湾省3C电子产业实现生产效率突破"30-50-80"进阶(30%初始提升→50%系统优化→80%智能跃迁)。
艾利特将继续以协作创新为本,通过机器人技术研发,为3C电子行业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双引擎,加速产业升级进程,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共同塑造更具韧性与创新力的3C电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