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新能源汽车工厂的轮毂抛光车间,传统人工打磨曾面临三大痛点:工人日均接触抛光粉尘超 8 小时(职业健康风险)、单件轮毂抛光良率仅 85%(精度波动)、产能瓶颈限制新车型量产。2023 年,艾利特机器人部署的 EC66 协作型抛光机械手机器人系统,通过 7 轴力控 + 视觉引导技术,将单件抛光时间从 12 分钟压缩至 4 分钟,良率提升至 99.2%,同时实现工人零粉尘接触。这一场景折射出抛光机械手机器人在工业 4.0 时代的核心价值:以智能技术重构精密制造的效率边界。
- 技术特征:固定轨迹编程,依赖夹具定位,仅适用于规则工件;
- 典型痛点:某家电外壳抛光场景中,曲面弧度变化导致 20% 工件需二次打磨,能耗比达 3:1。
- 核心突破:6 轴机械臂 + 力控传感器,支持接触力 0.1-50N 可调;
- 数据对比:某 3C 厂商引入二代设备后,手机中框抛光效率提升 50%,但编程调试仍需 5 天 / 产品型号。
技术模块 |
艾利特专利技术 |
应用价值 |
7 轴力控系统 |
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 |
曲面抛光力波动≤±0.5N,适配镁合金 / 陶瓷等易损材料 |
双目视觉引导 |
0.02mm 级特征点识别 |
自动补偿工件装夹误差,减少 90% 人工调参 |
安全协作机制 |
碰撞检测 + 力矩限制(ISO/TS 15066 认证) |
工人可直接在机器人工作范围内辅助上下料 |

- 场景案例:某生物医药企业使用艾利特 EC66 抛光机械手机器人进行注射器针头钝化处理,通过力控实时调整,将针尖毛刺控制在 1μm 以内,满足 ISO 7886-1 无菌标准。
- 轮毂抛光:
▶ 艾利特解决方案:7 轴机械臂 + 氧化铝磨料自动切换系统,适配 20 + 轮毂造型;
▶ 某合资车企数据:抛光良率从 85% 提升至 99.2%,年节约返工成本 1200 万元。
- 内饰件处理:
▶ 技术亮点:食品级硅胶抛光专用夹具,满足车内 VOC 排放≤0.1mg/m³ 标准;
▶ 案例:某新势力车企采用后,中控台面板抛光效率提升 3 倍,人工成本下降 70%。
- 手机中框抛光:
▶ 工艺挑战:铝合金中框 R 角(半径 0.3mm)抛光,传统工艺良率仅 70%;
▶ 艾利特方案:力控 + 视觉闭环控制,R 角抛光良率达 98.7%,已应用于某头部品牌产线。
- 半导体封装:
▶ 特种应用:陶瓷基板表面粗糙度 Ra≤0.1μm 抛光,采用金刚石微粉磨头 + 恒力控制;
▶ 客户反馈:某半导体封装厂引入后,基板焊接不良率下降 65%。
行业 |
应用场景 |
技术难点 |
艾利特解决方案 |
锂电池 |
极片边缘去毛刺 |
铜铝复合带厚度 0.1mm 易撕裂 |
超声波振动抛光 + 真空吸附工装 |
航空航天 |
钛合金叶片抛光 |
材料硬度 HRC40 + 易烧伤 |
低温冷风抛光 + 力控恒压系统 |
文物修复 |
青铜器表面氧化层处理 |
原材质损伤风险 |
柔性磨头 + 力控精度 0.01N 调节 |
- 技术标准:通过 ISO 13849 PLd 安全认证,碰撞检测响应时间<10ms;
- 场景演示:某家电工厂中,工人可直接在机器人抛光作业时调整工件角度,系统自动降低速度至 0.2m/s。
- 快速换型:模块化磨头快换装置(更换时间<3 分钟),支持手机 / 平板 / 笔记本外壳一键切换;
- 数据支撑:某 ODM 厂商采用后,新品抛光调试时间从 72 小时缩短至 8 小时,打样成本下降 60%。
- 工艺模型库:内置 100 + 材料抛光工艺包(铝合金 / 不锈钢 / 陶瓷等),支持参数自动推荐;
- 案例:某卫浴龙头厂商使用艾利特系统后,新员工培训周期从 3 个月缩短至 1 周。
- 实时监控:抛光力 - 位移曲线实时显示,异常波动自动标记(如力值突变超 10% 时报警);
- 某汽车零部件厂应用:通过数字孪生优化抛光路径,磨料消耗降低 35%,设备寿命延长 2 倍。
- 国家级政策:《“十四五”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 “精密加工机器人” 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 地方布局: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集群规划中,抛光机械手机器人被纳入 “智能制造核心装备” 重点扶持领域,补贴比例达设备投资的 15%-20%。
- 当前规模:2023 年中国抛光机械手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85 亿元,年增速 28%(数据来源:GGII);
- 预测数据: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 亿元,其中协作机器人占比将从 2023 年的 35% 提升至 60%。
- AI 大模型赋能:
▶ 引入视觉大模型,实现抛光缺陷(如橘皮、过抛)的自主识别与工艺优化;
- 绿色抛光技术:
▶ 干式抛光粉尘回收系统(效率 99.9%),响应环保政策要求;
- 云端协同制造:
▶ 抛光工艺参数云端共享,支持多工厂工艺同步迭代(如某集团企业已实现 5 地工厂工艺库实时更新)。
- 全周期支持:
工艺诊断 > 方案设计 > 调试交付 > 运维升级
▶ 某新能源汽车客户案例:艾利特团队驻场 30 天,从抛光工艺优化到机器人部署全流程支持,最终使轮毂抛光成本下降 42%。
- 上游联合:与 3M、圣戈班等磨料厂商共建 “抛光工艺实验室”,开发专用磨具;
- 下游协同: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定制锂电池极片抛光专线,产能提升 50%。
- 某头部手机制造商:
“艾利特抛光机械手机器人解决了我们曲面玻璃抛光的良率难题,特别是在 2.5D 屏幕 R 角处理上,精度达到了 0.03mm,这是人工无法实现的。”
- 某航空发动机厂商:
“钛合金叶片抛光曾是我们的瓶颈工序,艾利特的力控技术让抛光效率提升了 3 倍,且从未出现过烧伤现象。”
从汽车轮毂到半导体封装,抛光机械手机器人已不仅是替代人工的工具,更是定义产品品质的 “数字工匠”。艾利特机器人以人机协作技术为核心,正在将抛光工艺从 “经验驱动” 转向 “数据驱动”,为制造业提供从设备到工艺的全链条升级方案。在工业 4.0 的浪潮中,那些率先掌握智能抛光技术的企业,终将在产品精度、成本控制和交付速度上建立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